您好:北京泰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歡迎來到泰茂醫療器械招標網

當前位置: 行業動態> 政策文件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01/04 信息來源:查看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廈門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2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廈門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和《福建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健康保障。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床位數分別達到8.2人、4.5張,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醫療衛生服務更加系統連續。到2035年,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全生命周期衛生健康服務。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現代化服務能力

??1.推進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化醫教協同,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提升衛生健康人才能力。合理確定招生類別、結構和規模,強化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重點支持廈門大學醫學院、廈門醫學院建設發展,加快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發展,優化專業設置,提升辦學水平。推動廈門大學等建設一流醫學院,支持廈門醫學院與省內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聯辦“3+3”高職本科貫通人才培養項目。到2025年,全市臨床醫學類本科專業年招生規模達1000人左右;到2035年,基本建成供需匹配、總量適宜、結構合理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責任單位:市教育局、衛健委、財政局等,各區人民政府,有關高校。以下任務均需各區落實,不再列出)

??2.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實施衛生健康高層次人才“靶向”培養與引進,加快建立一套育才引才機制,實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四個一批”項目,每年從三甲醫院選派一批青年骨干醫生,赴北京、上海等高水平醫院或醫學院校深造,定向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等人才,打造一支高層次人才隊伍。注重提升區域醫療中心的“造血”功能,加強引進生、優培生跟蹤培養,強化本土化醫學后備領軍人才的選拔培養。通過建立名醫工作室、顧問指導、聯合攻關等方式,柔性引進一批科研或臨床成果領先的衛生健康專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支持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申報全國博士后工作站。支持廈門大學等綜合性大學與省級高水平醫院共建醫工結合博士、碩士學位點,推進醫學與人工智能等交叉融合發展。到2035年,在高端領軍、急需緊缺人才以及重點??茍F隊培養引進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建成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業績突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責任單位:市衛健委、教育局、人社局、財政局,市委組織部等)

??3.提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合理核定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控制數。根據轄區服務人口變化等情況,及時調整補充全市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工作力量。優化基層醫務人員招聘標準和程序,及時補充全科醫生、公共衛生醫師等緊缺專業技術人員。推進農村衛生人才定向培養、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鄉村醫生能力提升等工作。落實衛生技術人員申報副高職稱下基層服務政策,建立完善醫療人才定期在基層執業的長效機制,強化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支持公立醫院退休醫師下基層執業。完善全科醫生培養和激勵政策,到2025年每萬常住人口擁有全科醫生力爭達到3名。(責任單位:市衛健委、教育局、人社局、財政局等)

??4.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建立健全適應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優化薪酬總量核定機制,力爭在5~10年間,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總體上達到60%左右。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內部薪酬分配體系。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探索建立公益“一類保障、二類管理”機制,合理核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逐步縮小與所在地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差距。落實基層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政策。落實鄉村醫生待遇,做好鄉村醫生社會保障工作。(責任單位:市人社局、衛健委、財政局)

??(二)鞏固分級診療建設成果,構建整合化服務體系

??5.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堅持“強基層、補短板、優布局”,以促進分級診療為導向,按規劃加強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建設。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方面的規范作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在醫療技術、學科建設、臨床教學、科研培訓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市三級醫院強化區域內危重疑難疾病臨床診治、醫學教學科研等功能;其他各類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積極承擔基本醫療和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服務。大力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及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力爭至2025年我市新增2~3個三級甲等醫院,新增2個國家臨床重點???,5個省級臨床重點???;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持續推動名院名醫出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責任單位:市衛健委、發改委等)

??6.完善有序就醫服務鏈。根據人口狀況、服務半徑和疾病譜變化等,結合廈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和閩西南區域協調發展需求,合理確定公立醫院類別、數量與規模,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和布局,加快推動各類醫療項目建設。新規劃的市、區公立醫院單體床位規模分別不超過1500張、1000張。支持企事業單位、保險機構、養老機構等社會力量辦醫。推進公立醫院基礎??坪推脚_??瓢l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優勢???,加快構建學科齊全、功能互補的臨床??迫?。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對常住人口超服務能力范圍的鎮街醫療機構,要根據規劃要求及時增設衛生院分院、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或增加建設規模。到2025年,全市千人均公立醫院床位數達3.0張左右,并按照不低于1.0張、0.2張為社會辦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預留規劃空間。(責任單位:市衛健委、發改委等)

??7.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加快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川大華西廈門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財政投入、服務價格、設備購置、人事薪酬等政策。力爭在5~10年間,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成績均能達到A+水平。完善區域醫療中心運行管理機制,強化輸出醫院對項目建設醫院的共建扶持,加快實現技術及管理同質化、人才資源本土化;區域醫療中心要與所在地醫療機構建立分工協作機制,促進學科發展差異化,引領帶動區域內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責任單位:市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局、醫保局、科技局等)

??8.提升各類醫聯體運行效益。網格化組建城市醫聯體,探索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嚴格控制三級醫院一、二級手術和門診量占比。明確市級醫院與區級醫院分工協作機制,提升市級醫院“一院多區”發展模式,推動市、區級醫院與社區醫療機構的一體化管理,實現疾病診療全鏈條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利益共享。支持中醫院、兒童醫院、心血管病醫院等??漆t院牽頭組建??坡撁?、遠程醫療協作網等醫聯體,擴大優質資源輻射服務范圍。到2035年,力爭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達到65%以上。(責任單位:市衛健委、財政局、醫保局等)

??9.探索建立醫防協同新機制。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建立健全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聯動工作機制,促進專業技術力量雙向流動,建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制度。堅持防治結合,將居民重大疾病隨訪報告等納入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加強對全市慢病監測與防控能力建設的督導考核。推動疾病防治關口前移,確保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0%,有效控制免疫針對疾病發病率,實施適齡女性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流感和水痘應急接種、乙肝病毒感染者規范治療等項目。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慢病為重點,以專病防治中心為紐帶,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點,探索建立整合型一體化健康服務模式。(責任單位:市衛健委、教育局等)

??(三)強化服務質量和技術創新,提高優質化服務標準

??10.加快構建“三醫一張網”。依托市公共數據資源平臺,搭建衛健數據專區,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新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加快衛健、醫保、藥監等部門數據匯聚共享和業務協同,將醫療質控、醫保目錄、合理用藥等監管要求融入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強化事前提醒、在線監控等功能。推進公共衛生數字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相關信息系統。推進廈門醫學影像聯合智能分析平臺、基于生物標本庫的精準健康一體化信息平臺等人工智能應用建設。推進電子健康卡跨域主索引的應用服務建設,推動電子健康卡與其他卡或者碼協同應用,加快實現信息互通、業務互通。(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工信局、醫保局、市場監管局等)

??11.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推進和規范智慧醫院建設,構建基于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三位一體”智慧醫院管理。推行“碼上就醫”、分時段預約診療、檢查檢驗集中預約及結果推送、個人健康信息查詢等信息便民服務,提高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醫學影像資料共享水平。充分發揮信用在深化醫療改革、便民惠民等方面的作用,為患者提供智能便捷服務。加快臨床診療無紙化,優化醫療服務應用場景,應用臨床診療輔助決策系統。2025年,全市三級綜合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達到4級及以上,醫療服務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工信局、醫保局、市場監管局)

??12.全面改善醫療服務。進一步提升院前急救能力,逐步建立起以市醫療急救中心為主體,市、區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為支撐,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和社會辦醫院為補充的市區兩級、平急結合的混合型院前醫療急救模式,積極推進醫療機構承接急救站點工作。圍繞促進服務連續性,完善常見病分級診療制度規范,引入二、三級醫院醫師參與基層簽約服務,健全家庭醫生制度;三級醫院要預留不少于50%的門診專家號源和一定數量住院床位,優先保障家庭醫生和下級醫療機構預約診療的需求。圍繞增強服務舒適性,優化醫療機構設施布局與診療流程,推行“無陪護”病房、優質護理、門診多學科診療、慢病長處方等服務,健全醫務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制度。圍繞提升服務便捷性,無急診服務且轄區常住人口較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通過延時、“錯峰”和酌情在節假日、周末等增加門診、疫苗接種等服務時間,以更好滿足上班、上學等人群服務需求。(責任單位:市衛健委、醫保局等)

??13.發揮中醫藥重要作用。優化中醫類醫療機構規劃建設,深化中醫名醫名藥名科名院創建,推進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強國家中醫優勢???、非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等,建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推進中醫“治未病”工作。加強綜合醫院等其他醫療機構的中醫藥科室建設,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慢性病等中西醫聯合攻關,發揮中醫藥防治疫病優勢。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繼續開展中青年中醫后備人才培養和中醫專家基層師帶徒工作。支持中醫醫院牽頭建設醫聯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責任單位:市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局等)

??14.促進醫養結合。加強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康復療養、安寧療護等機構,擴大接續性醫療服務供給。加強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的醫養簽約合作。引導和支持醫療機構重點面向行動不便的高齡或失能老年人,以及慢病、疾病康復期或終末期的老年患者,提供家庭病床、遠程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加強養老機構、醫療機構、接續性醫療機構等業務協作,暢通預約就診、急診急救綠色通道,提升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開展醫療服務和藥事管理能力。到2025年,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90%以上。到2035年,各區至少有1家接續性醫療機構。加快培養為老年人提供專業醫療護理的隊伍,建立醫療護理員培訓制度。加強智慧健康養老技術推廣和老年健康大數據應用服務。爭創全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適老化改造,積極預防老年人跌倒等意外傷害。(責任單位:市衛健委、民政局、財政局、醫保局、建設局等)

??(四)科學運用績效考核評價,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15.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堅持和加強黨對醫院工作的全面領導,認真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公立醫院議事決策機制,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持續健全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落實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公立醫院運營管理效能。完善以公益性為導向、以健康產出和服務質量為主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增加分級診療相關指標權重,按照管理層級和機構類型分級分類實施考核評價。(責任單位:市衛健委、財政局、醫保局、人社局等)

??16.完善公共衛生機構管理制度。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依托同級衛生健康部門設置市、區級疾病預防控制局。落實我市公共衛生補短板行動計劃,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統籌推進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發展,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加強市、區、街道(鎮)三級聯防聯控機制改革,完善分級分類分層快速靈敏的應急響應機制。依托流感樣病例哨點監測開展新冠、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呼吸道多病原監測。建立完善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增強我市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監測預警能力,依托“智慧疾控”,匯聚多部門監測數據,密切關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等重點單位,落實癥狀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號,盡早介入處置,嚴防規模性疫情事件。加強傳染病醫院、綜合醫院感(傳)染科和公共衛生科等建設,建立健全平急兼顧、防治結合、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推進醫防融合,切實督促醫療機構落實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等疾病防控責任,提升醫療機構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能力。分級分類組建公共衛生應急隊伍,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責任單位:市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局、工信局、醫保局等)

??17.加強重點人群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評價。圍繞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管理,開展針對性的健康促進、預防保健等服務。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加快提高市區兩級服務能力;發展多元普惠托育服務,優化幼兒園托班、社區托育、單位辦托等模式。推進職業病診斷機構和職業健康體檢機構的能力提升和質量控制,強化職業病危害因素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綜合治理。完善全市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管理,對體現精神心理??萍夹g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給予扶持,提升全市心理健康服務力量,強化嚴重精神障礙社區醫學隨訪管理,落實多部門協作機制。到2025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至少有1名兒科醫生或提供兒童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全科醫生。(責任單位:市衛健委、教育局、生態環境局、民政局、殘聯等)

??(五)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學化治理成效

??18.完善政府投入機制。落實政府對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投入保障責任,以及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經費保障。完善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對中醫、傳染病、精神病、兒童、老年等醫院予以傾斜。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進一步健全醫院發展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項目儲備庫建設,實現重點項目信息的統一歸集,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相關要求,確保項目建設質量。(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發改委、衛健委)

??19.推進“三醫”協同發展。強化醫改工作組織領導,實行“三醫”工作由一位政府領導分管,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則,適時調整居民醫保年籌資標準,合理確定待遇保障水平。持續推進國家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建立健全醫療服務價格總量調控、動態調整、價格分類形成和監測考核四項機制,重點提高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不斷理順項目比價關系。支持醫院基于臨床價值的技術創新,嚴格落實省新增項目有關政策,積極轉報我市新增醫療服務項目,對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引進的新技術、新項目,可不受新增項目集中審核周期的限制,隨時申請、隨時受理,直接上報省醫保局審定。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強化科研聯合攻關,推進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醫學科技創新與轉化平臺建設,發展精準醫學、新型疫苗等前沿技術。加快藥學服務模式轉變,探索構建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藥學服務體系,促進新時期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醫保局、財政局、衛健委、科技局、市場監管局等)

??20.完善全行業監管體系。推進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建設,優化從業人員、醫療技術等準入和退出管理,建立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督察機制。創新數字化監管機制,搭建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行為信息監管平臺,提升醫療綜合監管信息化水平,實施“互聯網+監管”。嚴格信息安全防范,強化患者隱私保護。創新網格化管理機制,加強日常巡查、專項督查、專項整治、處罰后復查等監管工作。加強醫療衛生行業黨風廉政和醫德醫風建設,深化無“紅包”醫院創建,完善醫療服務社會監督員制度。規范社會辦醫發展。(責任單位:市衛健委、醫保局、市場監管局等)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各級政府要樹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醫療資源優化配置與下沉成效、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成效等列入績效考核內容。衛健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發改、財政、人社、醫保等部門要加強協作,按照分工抓好任務落實。

??(二)強化科學評估和督促指導。堅持問題目標雙導向,建立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監測評價機制,定期開展評估工作,重點監測評價醫療質量、運營效率、群眾滿意度等指標,及時解決存在問題,認真總結和推廣經驗做法。

??(三)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一項關系全民健康的基礎性、系統性任務,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做好政策解讀和相關培訓,積極宣傳工作進展和成效,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為醫療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證140722號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00464號網絡備案:京ICP備12039121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清路9號匯智大廈B座7層 www.100wck.com ?2017-2024 泰茂股份版權所有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_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_欧美精品视频第一页黑人_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